屏蔽線不良引起參考點不穩定的故障維修

發布日期:2011-11-25    蘭生客服中心    瀏覽:2151

故障現象:某配套FAGOR 8030的立式加工中心,在回參考點時出現參考點位置不穩定,參考點定位精度差的故障。


分析及處理過程:經檢查該機床在手動方式下工作正常,參考點減速速度、位置環增益設置正確,測量編碼器+5V電壓正常,回參考點的動作過程正確。因此,可以初步判定故障是由于編碼器零位脈沖受到干擾而引起的。


進一步檢查發現,該軸編碼器連接電纜的屏蔽線脫落,重新連接后,參考點定位恢復穩定,定位精度達到原機床要求。


維修體會與維修要點:


脈沖編碼器同步出錯,可能的原因是:編碼器零位脈沖不良或回參考點速度太低。由于參考點零位脈沖檢查需要有示波器進行,維修時一般可以先檢查回參考點速度和位置增益的設置,并確認系統的位置跟隨誤差值在128μm以上。


在參數設置正確時,可能的原因為“零脈沖”信號不良。由于零位脈沖的信號脈寬較窄,它對干擾十分敏感,因此必須針對以下幾方面進行檢查:


1)編碼器的供電電壓必須在+5V±0.2V的范圍內,當小于4.75V時,將會引起“零脈沖”的輸出干擾。


2)編碼器反饋的屏蔽線必須可靠連接,并盡可能使位置反饋電纜遠離干擾源與動力線路。


3)編碼器本身的“零脈沖”輸出必須正確,滿足系統對零位脈沖的要求。


4)參考點減速開關所使用的電源必須平穩,不允許有大的脈動。


4.6.3  參數設定錯誤的故障維修5例


如前所述,數控系統中出現“脈沖編碼器同步出錯”報警,除編碼器“零脈沖”不良外,可能的原因還有回參考點時位置跟隨誤差值小于128μm。


閉環系統位置跟隨誤差,決定于系統位置環增益、回參考點速度、伺服驅動單元測速反饋(F/V變換電壓補償)的調節等。位置跟隨誤差值可由下面的公式計算:


 


式中  ess——位置跟隨誤差(μm);


     V——進給速度(mm/min),回參考點時,應取減速擋塊壓上后的速度FL;


    Kv——伺服系統位置環增益(S1)。


其中,進給系統的位置環增益Kv、減速擋塊壓上后的速度FL由機床參數進行設定。在各系統中,對應的參數號見表4-6。
表4-6  回參考點主要參數一覽表



1


2.在SIEMENS系統中,同型號的系統,由于系統軟件版本的不同,地址號可能會有所區別。 


根據表4-6的設置,可用公式計算出ess若此值小于128 LLm,則屬于機床參數設置錯誤,此時,可根據機床的實際情況對參數進行更改處理,使ess值在128Llm以上。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