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系統軟件計算機程序的中斷控制方式

發布日期:2011-05-21    蘭生客服中心    瀏覽:3051

1.中斷的概念:
計算機系統運行時,出現某種非預期的事件,CPU暫時停下現行的程序,轉向為該事件服務,待事件處理完畢,再恢復執行原程序,這個過程稱為中斷。中斷技術賦予計算機應變的能力,將有序的運行和無序的事件統一起來,增強了系統的處理能力。
2.中斷的作用:
·實現主機與外部設備的并行工作。(插圖 《組成原理》P193)



·故障處理:中斷系統能在故障出現時發出中斷信號,調用響應的處理程序,將故障的危害降到最低的程度,并請求排除故障。
·實時處理:計算機在現場測試和控制、網絡通訊、人機對話時都具有強烈的實時性,中斷技術能保證實時信號的處理。
3.中斷的優先級:
·CPU執行程序時,若有多個中斷請求,該響應哪個中斷請求呢?這便牽涉一個中斷優先級的問題。
·優先級是指CPU響應并處理中斷請求的先后秩序。它根據中斷事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定。在計算機硬件系統中,應賦予各設備以響應的優先級。當幾個設備同時有中斷請求時,優先級高的先響應,優先級低的后響應。通常,硬件故障中斷屬于最高級,其次是程序錯誤中斷,再次是各種輸入輸出傳送中斷等。
4.中斷處理過程:
中斷的處理過程可用下面的圖表示。(插圖 《組成原理》P197)
其中:
·中斷響應:將CPU最重要的兩個寄存器——指令計數器和程序狀態字寄存器的內容保存到存儲器中。
·中斷識別:判斷是哪一個中斷源發出請求,并調出即將響應的中斷服務程序。
·保存現場:中斷服務程序中要使用的通用寄存器原內容保存到存儲器中,中斷服務程序要動用哪個寄存器,就保存哪個。
·中斷服務:是中斷處理的核心。不同的中斷要求配置不同的中斷服務程序。
·恢復現場:在完成中斷服務后,將動用的寄存器中的原來內容從存儲器中取回來;謴驮瓨。
·返回原程序:原程序的斷點就是在中斷響應時保存起來的指令計數器的內容,此時恢復指令計數器和程序狀態字寄存器。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