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孔鉸刀的改進

發布日期:2012-08-29    蘭生客服中心    瀏覽:4691

采用標準鉸刀加工L/D>5的深孔時,操作比較困難,經常出現鉸刀折斷現象,且孔的表面質量不易達到加工要求,其主要原因是深孔排屑困難,堵塞在孔內的切屑容易刮傷已加工表面,并擠壞鉸刀刀刃;此外,由于冷卻液不易到達切削區,難以對鉸刀進行有效冷卻,從而加劇鉸刀磨損甚至使鉸刀折斷。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對標準鉸刀的結構進行了改進。
1 鉸刀結構及特點
改進后的深孔鉸刀結構如圖所示。
在工具磨床上將標準鉸刀的切削部分每隔一齒磨去一段,使切削齒減少一半。這樣雖然加大了刀齒的平均切削負荷,但由于增大了容屑空間,使刀具排屑性能大為改善,避免了加工中切屑擠壞刀齒。此外,刀齒減少后,冷卻液可順利流入切削區,使刀具在加工過程中得到充分冷卻,避免刀齒因切削溫度過高而卷刃。改進后的鉸刀加工壽命大大提高。據統計,一把Ø8mm 標準鉸刀只能加工30余個工件即發生折斷,而改進后的鉸刀加工700多個工件后仍未損壞。
為避免鉸刀齒數減少后對加工質量的不利影響,在磨齒時,鉸刀校正部分約t/4(t為刀刃全長)處的一段刀刃仍保留原齒數。同時,在每個刀齒的切削部分磨出負刃傾角(l=-10°~-15°),以提高鉸孔表面質量及鉸刀壽命。
鉸刀結構改進后,可提高切削速度并適當加大走刀量,使加工效率顯著提高。用經改進的Ø8mm鉸刀加工防爆電機機殼上92mm深孔時,鉸削余量為0.3mm,機床主軸轉速n=100r/min,走刀量s=0.43mm/r,冷卻液為30%菜籽油+70%皂液。加工后的深孔精度可達二級,加工表面粗糙度可達Ra3.2µm。
2 鉸削加工要點
切削速度
切削速度過高或過低均易產生卷屑,影響加工表面粗糙度。加工鋼件時,適當的切削速度為v=4~5m/min;加工鑄鐵件時,適當的切削速度為v=4.5~5.5m/min。
鉸孔余量
鉸孔余量對鉸削加工質量影響很大(對于深孔鉸削尤其如此)。如鉸孔余量過大,加工時鉸刀易折斷;如鉸孔余量過小,則不能完全鉸除前道工序留下的加工痕跡,影響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根據加工經驗,在鉆床上進行鉸削加工時,當被鉸孔直徑分別為3~4mm、5~10mm、12~16mm和18~30mm時,對應的鉸孔余量可分別選取0.1mm、0.2mm、1mm和2mm。在車床上進行鉸削加工時,鉸孔余量可選取0.08~0.12mm。
進給量
根據工件材料的不同,在鉆床上鉸孔時,進給量可在0.17~1.5mm/r的范圍內選;在車床上鉸孔時,進給量可在0.1~0.13mm/r的范圍內選取。鉸孔前應仔細檢查機床套筒的偏擺不得過大。
冷卻液
鉸削加工不同材料的工件時,應采用不同類型的冷卻液,如加工45鋼、40Cr鋼時,可采用30%菜籽油+70%皂液;加工鑄鐵時,只加少許煤油即可。鉸孔時,冷卻液的供應要充分,不能間斷。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