銑削加工高硬度大平面

發布日期:2011-11-25    蘭生客服中心    瀏覽:2127

陶瓷刀具以其固有的特性,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目前國內廠家多利用其良好的紅硬件、高的耐磨性進行高速車削,以提高加工生產率和工件表面質量并取得一定成效。我們結合工廠加工產品情況,經多次試驗將陶瓷刀具應用于硬材料的銑削加工上,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
  1 加工工件的工藝分析
  加工圖1所示工件(墊板),材料5CrMnMo,技術要求:調質處理硬度230~290HB;淬火硬度45~50HRC,最高達53HRC;周邊各倒角3×45。該工件的整體尺寸1100mm×1025mm以及4個孔之間的距離800mm×765mm要求不高,4個側面的粗糙度為12.5µm易達到。關鍵工序為如何保證上下兩墊板面的平行度0.05mm的要求。在具有高硬度45~50HRC的大平面上,加工此類工件的傳統方法是互為基準多次磨削,這不僅加工時間長、成本高,且由于在加工過程中砂輪本體的磨損 ,導致加工工件表面很難保持高平行度,有時還需多次調整砂輪,技術要求高同時廢品率也高。


墊板


圖1 墊板


刀片


圖2 刀片


  為解決上述難點,運用目前金屬加工中最耐磨的陶瓷刀具來進行試驗。初次將陶瓷刀具裝在銑刀盤上加工時,發現刀片本體易損壞,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斷續切削過程中,刀片和工件接觸面積過多,加工中產生的熱量致使刀片過熱,強度降低從而發生斷裂破損。為此采取以下措施:①對陶瓷刀片(16mm×16mm×8mm)進行修磨,磨出碰撞緩沖區域(圖2);②在加工過程中采用大走刀,可以縮小加工時間,減少刀具磨損,從而保證加工質量。
  2 切削過程及結果
  將修磨合格的陶瓷刀片裝在自制的200mm銑刀盤上,在3m龍門銑床上進行銑削加工,分以下幾步:①將定位面用銑刀銑削平整,以減少加工的系統誤差;②粗銑:裝兩把陶瓷刀片,分別銑兩面,選切削用量為:ap=2mm,vf=41.5mm/min,v=125.66m/min;③半精銑:為減少誤差,裝一把陶瓷刀片,選切削用量為:ap=0.2mm,vf=41.5mm/min,v=125.66m/min;④精銑:裝一把陶瓷刀片,分別銑兩面。選切削用量為:ap=0.2mm,vf=295mm/min,v=251.33m/min。
  銑削時,切屑呈薄灰狀并伴有大量火花,刀子發出輕微響聲,經測量達到其平行度要求,粗糙度Ra值為1.6µm,生產率比磨削提高近30倍,開辟了陶瓷刀具新的運用領域。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