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鑄造特點及應用

發布日期:2011-11-25    蘭生客服中心    瀏覽:2793

1、砂型鑄造


   -----手工造型和機器造型


 1)手工造型特點


 比較靈活,適應性強,生產成本低,但生產率低,勞動強度大,鑄件的質量較差。


 2)手工造型應用


 小批量、新產品試制、工藝裝備的制作、機器的修理和重型復雜鑄件。


 3)機器造型過程



 4)機器造型特點和應用


 生產率高、鑄件質量好、不受工人技術水平或情緒影響、易實現自動化、工作條件好,但成本高、準備時間長,適合大批量生產。


 2、特種鑄造


 方法:熔模鑄造、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低壓鑄造、離心鑄造、陶瓷型、磁型鑄造;


 1)熔模鑄造


 (1)定義


 是指用易熔材料(如蠟)制成模樣,在模樣上包覆若干層耐火涂料,制成型殼,熔出模樣后經高溫熔澆即可澆注的方法。


 (2)過程:兩次造型、兩次澆注。


 


  母模→壓型→熔蠟→鑄造單個蠟樣→組合蠟樣→結殼(多次浸涂料、撒砂、干硬)→加熱脫蠟制成殼型→填砂造型、焙澆→澆注→落砂、清理→鑄件


 (3)特點


 ●精度高


 可達半精加工的精度(IT11-IT14,Ra12.5-3.2),因模樣加工精確、逐個修理、無起模和合型。


 ●適應性強


 各種金屬材料鑄造,特別是鑄鋼和耐熱合金;不需起模、結構形狀不限;


 ●生產率低


 工序繁多、周期長。


 (4)應用


 各種批量、主要用于高熔點金屬材料和復雜結構的小零件。


  2)金屬型鑄造


 (1)定義


 指用重力澆注,將熔融金屬澆入金屬鑄型獲得鑄件的方法。


 (2)過程(以垂直分型為例)


 金屬鑄型組成:底座、定型、動型、型芯、定位銷。



噴刷涂料→定位→鎖緊→澆注→分型→取鑄件


 (3)特點


 ●生產率高


 一型多鑄、凝固快、即取、連續生產、易實現自動化生產;


 ●精度較高


 可達粗加工后的精度,IT12-IT16,Ra25-12.5;


 ●組織性能好


 快冷、過冷度大、組織細密,性能比砂型鑄件提高10%-20%;


●節省材料


 ●但易產生鑄造缺陷


金屬流動性差→澆不足、冷隔;


 收縮應力大→裂紋;


 透氣性差→氣孔;


 冷卻快→白口鑄鐵。


 (4)應用


 大批量、中小型、簡單零件;多用于有色金屬,很少用于黑色金屬。


3)壓力鑄造


 (1)定義


 指熔融金屬在高壓下高速充型,并在壓力下凝固的鑄造方法。


 (2)過程


 壓鑄型:定型、動型(活塞、壓室)及金屬芯組成。



 合型→澆注→壓射→開型→頂出鑄件


 (3)特點


 ●生產率高


 自化生產,充型快,50-150次/小時,最高500次/小時,其它同金屬型;


 ●精度高


 可達半精加工后的精度,IT11-IT13,Ra6.3-1.6,不經加工可用;


 ●組織性能高


 過冷度大且在壓力下結晶、組織更細密,性能比砂型提高25%-30%,也比金屬型性能好;


 ●但因排氣性差,存在許多皮下小氣孔,受熱后鑄件表面突起或變形;


 ●壓鑄機貴重、投資大。


 (4)應用


 大批量;汽車、電子儀表等部門,一些均勻薄壁、形狀復雜的零件,如氣缸、化油器等;多用于有色金屬。


 4)離心鑄造


 (1)定義


 是指將熔融金屬澆注繞水平、傾斜或立軸旋轉的鑄型,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凝固,成形的鑄件線與旋轉鑄型軸線重合的鑄造方法。


 分為:立式(用于圓環件)和臥式(用于管材),鑄型可金可砂。


 (2)過程



  鑄型旋轉→澆注→定向凝固→分型、取件


 (3)特點


 ●組織性能好


 定向凝固的組織致密、性能優良;不易產生縮孔、氣孔、夾雜等缺陷;


 ●成本低


 設備簡單、投資少;不需造芯和開設澆、冒口,省工少料;


 ●鑄件內孔尺寸不準確、表面也比較粗糙。


 (4)應用


 主要應用于大批量各種圓筒狀鑄件的生產,特別是內表面質量要求不高的鑄件,但需增大加工余量來保證表面質量,例、鑄鐵管、滑動軸承。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