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電火花對小孔進行流暢且精確的加工

發布日期:2011-11-25    蘭生客服中心    瀏覽:2295

在硬質材料上加工極小鉆孔時,電火花線切割工藝便有了用武之地。流暢、精確和高品質,電極也越來越向深度發展。在鉆孔過程中,軟件影響著深度尺寸和電火花的特性。
  電火花加工特別適用于具備導電特性的硬質材料的加工。通過80μm~3mm(特殊情況下可達10mm)直徑的電極管,可以達到700×D的鉆孔深度。例如采用1.0mm直徑的電極,即可以達到700mm的鉆孔深度。迄今為止,在高合金硬質材料所達到的最大鉆孔深度為1500mm。另一種極端情況便是小型鉆孔,只有大約一根發絲那么厚(圖1)。迄今為止在高合金材料上所達到的最大鉆孔速度大約為70mm/min。

圖1 電火花鉆孔的一個長處便是孔的直徑規格非常小,例如其直徑可以達到只有一根頭發絲那樣細
  電火花鉆孔機可應用于工具和模具制造行業、航空和航天工業、機床制造業、玻璃工業、汽車制造和制藥行業。主要的應用場合可以是初鉆孔、噴嘴孔、排氣孔(例如汽車行業的鑄件模具)、塑料工具的冷卻孔、渦輪鏟的真空孔(圖2、3)。

圖2 在渦輪葉片上以極大的傾角對冷卻通風出入口進行鉆孔
  與傳統的鉆孔工藝相比,電火花加工的優點非常明顯。傳統加工工藝在1mm以下等級上會出現問題,在0.10~3.0mm(特殊情況下至10mm)的直徑范圍內,機械鉆孔完全由電火花鉆孔所替代。其好處是極大節省時間和費用,這是因為諸如刀具破裂、刀具鈍化和刀具修磨等現象就不會再出現。電火花加工可以確?讖降母呔、孔的垂直度和圓柱度以及無毛刺和不偏向。經過硬化處理的鋼材也可以接受電火花加工處理。因此,可以避免傳統的先鉆孔后淬火的板材的淬火變形的現象。甚至難切割材料(如鎢、鈦、因康鎳合金、鎳基合金、不銹鋼合金和鉬等)也都可以接受加工。采用Heun電火花機床,可以以極陡的角度進入工件的表面并蝕穿未知的空區。整個過程精確可控,而無需事先設定精確的鉆孔深度。

圖3 大型柴油發動機的注油嘴
  經過多年的研發,現成功地研發出一種不受電極損耗影響而可達到對電極貫穿程度的探測和通過機床電控單元來影響電火花加工深度和特征的系統(圖4)。
  不同的加工工藝會對電極磨損程度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很難對電蝕深度進行可重復的精確的控制。此外,在電蝕過程中電火花工藝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在電蝕軸線上即使再繼續推進2~3mm的話,也會需要與100mm鉆孔本身所需一樣長的時間。這又會影響到孔的直徑精度和電極在錐度和同圓度上的外形尺寸。

圖4 在對葉片上的大傾角出入孔進行加工時,
采用穿透識別系統可以確保在不損傷緊鄰其后的后壁的情況下實現精確的電蝕深度
  Heun公司找到了一條解決此類問題的途徑。創意來自于渦輪機葉片的加工。在那里,知名企業均采用Heun公司的電火花切割系統,以在葉片上鉆出大傾角的冷卻風出入孔。這項工作的任務在于要在不損傷緊鄰的后壁的情況下,確保鉆孔能夠在未知厚度的材料上的可穿透性。
  穿透識別系統由硬件元件和一個相應的智能軟件組成,它在識別電極貫穿之后,可以依據用戶的不同要求,實現不同的措施。
  在其他使用條件下(例如在工具和模具制造中),這種穿透識別技術也有很多好處。設備操作人員可以無需考慮電極磨損問題。他只負責在材料、電極直徑和加工策略之間做出合理選擇即可。其他方面均由智能控制系統在瞬間完成。生產企業則追求不斷提高生產的效率、靈活性和合理性。
  投入使用適應性強的生產設備不僅可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在與當今低制造成本國家的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也是必須的。擁有復雜生產設備的大型企業是如此,只有單臺設備的小型企業亦是如此。
  Apos系列電火花鉆孔機的控制系統可以與機器人或測量系統、部件的可視化數據收集系統或條形碼掃描儀等設備相對接,由于采用了客戶專用的系統接口,因此可以被納入到生產線、與上級管理系統的數據交換和遠程維護等體系里。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