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加工在汽車大修中的應用(下)

發布日期:2011-11-25    蘭生客服中心    瀏覽:2245

3.4實驗對比及磨損量
  (1)未經處理的汽缸與經過激光處理后的汽缸汽車跑車數據對比
  (2)經600h臺架實驗前后曲軸磨損量
  依據QC/T524-1999《汽車發動機性能試驗方法》、QC/T525-1999《汽車發動機可靠性試驗方法》等標準,將激光熱處理后的曲軸裝在492QA汽油機上,全速全負荷可靠性試驗。經600h臺架試驗,進行了精密測量,其磨損量見表。
  600h試驗前后軸頸磨損量
  試驗證明:激光表面處理的曲軸,經600h臺架試驗,耐磨性能良好,其最大磨損量為0.02mm,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可滿足2×105km大修期標準。
  4計算機控制原理
  本項目選用PC總線工業控制機作控制機,CRT作顯示器。因此,可實現更好的用戶界面,控制功能更強。
  為了系統的可靠性,強電和弱電部分通過光電隔離器接合,圖中箭頭方向表示控制信息的流向,各行程開關并聯接到I/O板上,因此只要有一個方向上檢測到位,即可引起機床關光停機。
  編程語言采用C++和80386匯編語言,程序編制采用類比后的直線插補方法,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說明。
  必須強調指出,在對發動機缸體等零件進行熱處理開光前,必須使工件先進行預轉,關光后亦必須有一段后轉,否則,將導致工件局部燒傷。
  5結論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采用激光表面硬化處理后的發動機,硬度一般由原來的20HRC提高到55~62HRC,并得到0.2~1mm的強化深度,使用壽命提高到原來的3~5倍,熱處理成本下降了20%~40%,激光熱處理后的工件幾乎無變形。因此,既延長了大修周期,又節省了重復維修的費用,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更多相關信息